綠能跳票危機/再生能源建置落後 環團戳破2025政策謊言

專題中心/報導

我國將面臨911以來最大的綠能危機!經濟部在2016年提出「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2成」目標,但今年陸續傳出目標下修到1成5,甚至連預定裝置發電量也悄悄下修。《NOWnews今日新聞》檢視目前各項再生能源開發進度,包括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均遠遠落後目標進度。學者指,近期歐洲為了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都在積極研究如何簡化再生能源審查程序、加速推動,政府也可參考。若2025年目標落空,不但影響減核時程,還會引發民眾不信任,屆時政府恐付出很大的政治代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部是在2016年提出,目標2025年能源佔比為燃氣5成、燃煤3成、再生能源2成;但經濟部在今年1月提交給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中,將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目標下修為15.2%。

經濟部解釋,當時再生能源佔比目標設為20%,是依2015、2016年時經濟成長率1~2%來預估,但因國內防疫有成、全球轉單效應、半導體擴廠及台商回台投資影響,國內經濟加速成長,也帶動供電需求,因發電量分母變大,才導致再生能源佔比變小;經濟部還指,發電機組建置完成後,發電量要在隔年才會完整發電,因此2025年實際再生能源發電量才會比2016年預估值稍微減少。

▲ 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下修。
▲ 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下修。
但眼尖的環保團體發現,事情可不是這麼簡單。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分析,經濟部能源局在「107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2025年的總發電量是3132億度,與經濟部今年初提給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預估的3175億度只相差1.4%,但前份報告還能維持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後者卻下修到15.2%,顯然各裝置發電量的目標也有調整。蔡還進一步比對這兩份報告,發現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預估值從617億度,下修到485億度,減少幅度達21%。

蔡卉荀說,經濟部說的「用電成長」是事實,但經濟部不想講的是,他們預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比當時預估得還要少,「這一點沒有誠實的跟社會交代」;經濟部指「2026年才會完全發電」也不對,因為前後明顯標準不同,「民眾要如何理解政府政策有沒有達標?」

檢視目前再生能源狀況,依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截至今年3月再生能源總發電量為11.9GW,佔全體總發電量約20%。其中光電為8GW,風力則為1.1GW,其他則為水力、地熱、生質能與廢棄物能等。

再檢視各項再生能源達標情形,在太陽光電部分,立法院法制局分析,經濟部先前訂出的目標為2021年太陽光電為8.75GW,2022年為11.25GW,但目前發電量連2021年標準都尚未達到。

離岸風電進度則落後目標更多,依能源局規劃,去年原訂離岸風電容量為933MW,但實際上到去年底僅237MW,進度僅25%。在地熱發電部分,去年宜蘭清水地熱電廠雖然成功商轉,但政府原規劃2025年地熱發電累積設置容量要達200MW,日前卻將目標大砍9成,下修至20MW。

能源局解釋,去年因疫情影響缺工,以及模組和原物料價格上漲等影響設置進度,地熱發電則是以目前規劃及開發的案廠進度「滾動調整」後所設立的目標。目前行政院已經成立專案推動小組每週開會,對去年案源落實期程管控、對今年案源提前進行行政程序審查;另外也和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六縣市副市長層級組成工作小組,追蹤管考會議決議事項。

能源局說,目前再生能源裝置量已較2016年增加近1.5倍,光電累積裝置容量已較2016年增加近5倍,光電和離岸風力設置進度不變,「將如期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29GW設置目標」。至於再生能源佔總體發電量佔比,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在立院接受質詢時坦言,再生能源佔比20%,應該會延後到2026年或2027年才能達成。

▲ 目前我國各能源發電量。
▲ 目前我國各能源發電量。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如果2025年沒辦法達成當時承諾的再生能源發電量,會影響減核、減煤的時程,不但地方首長可能不會接受,民眾對能源轉型政策也會不信任,屆時政府會有很大的政治代價。

對於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政策是否能達標,蔡卉荀說「還是有信心」,還有三年時間,只要把選址、監督機制更完善,相信可以「先慢後快」達標。不過蔡說,屆時達標應該是要看裝置容量,而不是看再生能源的佔比。

趙家緯則說,近期歐洲各國因應烏俄戰爭,為了減少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開始討論簡化再生能源的審查程序,包括德國也在檢討陸域風機對於附近居民的影響以及社會溝通等程序,政府也可以參考,努力朝達標前進,而不是屆時「兩手一攤說沒辦法達成」就算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