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猶豫!通貨緊縮恐釀惡性循環 CNN:成中國另一頭痛問題

▲外媒指出,通貨緊縮已經成為中國當局最頭疼的問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外媒指出,通貨緊縮已經成為中國當局最頭疼的問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儘管全球許多央行正在努力抑制通貨膨脹,中國當局今年有大半時間都在與疲軟物價進行鬥爭。外媒指出,通貨緊縮已經成為中國當局最頭疼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CNN》報導,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於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年減0.5%,創下3年前疫情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大降幅。這也代表著,中國通貨緊縮率自10月份以來有所加速,當時CPI較去年同期下降0.2%,並促使外界呼籲北京採取緊急行動來刺激需求,以防止價格螺旋式下降。

由於房地產市場低迷和消費疲軟,中國今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與疲軟的價格作鬥爭。通貨緊縮代表著商品變得越來越便宜,表面上對消費者有利,但實際上對經濟構成了威脅,因為消費者和公司傾向於推遲購買或投資,希望價格進一步下跌。而這反過來又可能讓經濟進一步放緩,促使公司減少產量、凍結招聘或解僱員工,並決定進一步降價以出售庫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中國正面臨房地產危機、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和消費者信心低迷等問題。CPI自2月開始放緩,並在7月時出現兩年多以來首次負值。雖然在8月時恢復正值,9月時也持平,但10月又回落至零以下。食品價格是拖累CPI的主要因素,11月CPI年減4.2%。其中,豬肉價格暴跌31.8%。

另外,11月國際油價觸及幾個月來的最低點後,汽油價格下跌。服務業通膨也放緩,上個月年比僅成長1%,而10月則成長 1.2%。花旗分析師指出,在國內食品價格、國際油價調整和國內需求疲軟的三重打擊下,中國通貨緊縮局勢正在加深,「價格疲軟的跡象正在從商品蔓延到服務。」

雪上加霜的是,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第14個月下降,11月同比下降3%,10月同比下降2.6%。

通貨緊縮的壓力加劇,讓大眾對於中國經濟復甦進一步產生懷疑。花旗分析師警告,「已經沒有時間在政策上猶豫,以防止通貨緊縮、消費者信心和經濟活動之間的惡性循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