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克里姆宮指控是烏克蘭在背後搗鬼,卻不願多提涉事的武裝組織,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克宮覺得他們難成氣候,但另一方面,承認有俄羅斯籍的武裝分子正在向俄羅斯領土發動襲擊,對蒲亭而言並非好事,特別卡普斯汀已聲明,他們並不是代表烏克蘭入侵俄羅斯,而是發動了一場「解放戰爭」,要處理的是內部問題。
俄國武裝民兵攻擊俄羅斯本土這件事,就軍事戰略上來講,除了分散俄國軍隊力道、凸顯俄軍防守邊境不力,可能還有助於烏克蘭反攻。貝爾哥羅德事件成為反俄派關注的焦點,包含:類似的襲擊是否會成為常態?持續時間會不會更長、更深入俄羅斯境內?又或者這些只是內戰開始時的前兆?
畢竟比起莫斯科之類的大城市,與烏克蘭接壤的俄國邊境地帶,如貝爾哥羅德、沃羅涅日(Voronezh)、布良斯克(Bryansk)等,受到的影響遠比在首都的人高,無論是徵兵還是戰事本身,地區居民遭受的苦難並不平等,反克宮情緒可能已經在高漲。
這也體現在俄國傭兵集團,瓦格納的首腦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近日與俄國官方的齟齬上,普里戈津直言,沒有人在意貝爾哥羅德地區的居民,俄羅斯的菁英分子應該要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前線打仗才公平,並多次公開與俄國國防高層有激烈爭執。
當然,前述武裝組織的極右色彩,是克里姆林宮亟欲攻擊的點,並把它們與克宮一直指控烏克蘭政府的「新納粹觀點」連結起來,美國和烏克蘭也與這些組織保持表面上的距離。然而,既然民眾的和平示威很難改變任何事,那麼除了內部權力分裂以外,從邊境開始的一系列軍事動亂,可能就是另一個終結蒲亭政權的途徑。
關於權力集團的內部分裂,蒲亭畢竟已是70歲高齡,即使內部派系不直接推翻他,也明白他遲早會撒手人寰,他們必須設想要是蒲亭走了,勢必要有人出面收拾殘局,他們也清楚在一場未必會贏的戰爭中,要設法挽救自己的性命和資產,不能都被困在制裁的船上到死。
不過,即使蒲亭政權有機會在反叛的菁英階層、傭兵集團和武裝組織壓力下被取代,但要面臨的新挑戰不會因此就比較少,怕的是出現更糟糕的繼任者。比如普里戈津被視為前科累累的罪犯,「俄羅斯志願軍」被視為極右翼,讓他們掌控這個全球核武大國未必就是好事,也不一定就能讓俄國走向真正的民主。
雖然西方陣營普遍希望俄國能撤軍烏克蘭,但這不能與蒲亭政權的崩潰完全混為一談。現實狀況是,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國,一個就此分崩離析的俄羅斯並不符合世界的利益,亦無助於能源的安全穩定,究竟由誰掌政也不能馬虎,權力的過渡必須經過妥善的考量。
更多「俄烏戰爭一年」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