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工班3/推廣換工互助要先互信 「在地化才能永續」

▲防跌工班成員江淑芬,在與長者建立關係之後,進一步擔任推動換工的角色。(圖/記者陳建彰攝)
▲防跌工班成員江淑芬,在與長者建立關係之後,進一步擔任推動換工的角色。(圖/記者陳建彰攝)

甘庭嘉/專題報導

由左下角工作室成立的防跌工班,2016年起在基隆市暖暖區服務當地長者,一方面進入家戶內協助改善環境減少跌倒風險,另一方面,工班與長者及家屬逐漸建立了信任關係之後,便進一步邀請長者參與「換工」,發展出一種可以循環的互助模式,但是當要將防跌工班的模式推廣到其他地區實行時卻遇上瓶頸,原因在於工作模式難以被「標準化」,需要在地的人力或組織才有辦法推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問及在暖暖推行6年期間,是否有想要推廣到其他地方?防跌工班創辦人王醒之說「想」,但是很難,因為工班現在發展出的工作模式,難以被標準化的複製,必須要是當地社區裡有熱情的人,在社區中長出屬於在地的互助方式。 

「不太可能會是標準化,一個SOP放到這個社區、放到那個社區來操作。」王醒之說,「不太容易,所以我們這幾年自己在暖暖區做的同時,也會受邀到其他不同的社區去分享我們的理念,希望他們願意來實驗,我們當然願意協助,所以我們會希望到別的區域、讓別的區域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換工系統出來。」

而工班在暖暖區實驗了多種模式之後,才逐漸發展出較可行的換工系統,扮演關鍵角色的工班成員江淑芬分享指出,如果僅僅是去裝扶手、修繕環境而已,推廣上不會太困難,甚至有許多人也在不同地方做類似的事情,但是暖暖的防跌工班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中間會搭配「換工」的理念,成為防跌互助工班,而中間媒合換工的人就是關鍵。

「換工比較困難的部分就是中間需要一個媒合的人,現在目前這個工作是我在做的」,江淑芬說,她在做家戶訪視時,會先慢慢跟對方培養信任關係,在關係建立之後,長輩就有可能把換工這件事情放在心裡,「他可能某一天就會跟我講說,好我要跟你換什麼工,那這個工才有機會在我的手上再換出去。」

當初促成防跌工班成立是台北醫學大學配合科技部的專案計畫,由當時在北醫當博士後研究員的王醒之主導,選擇暖暖作為實驗場域,而曾參與這項專案計畫的北醫護理學院副教授林玨赫(玨音同絕)受訪表示,當初推行時一大挑戰就是「信任的建立」,林玨赫進一步提出「自陪自用」的概念,他認為,要培養一個防跌工班或是類似的、地方上的照護組織或模式,不能期望外來的團隊例如學校或學生,而是要「在地化」。

「如果今天能夠提供在地自陪自用,效益就很強,遠比從外縣市派來、或是只是短暫合作,更有效益。」林玨赫說,因為這樣在地的人才,當他知道鄰居朋友發生什麼事情,他可以很快反應,而且不需要重新建立信任感等流程。

林玨赫提到,當初防跌工班是配合北醫執行的專案計畫,計畫時間是三年,專案結束後,北醫的資源便離開了暖暖,但是防跌工班仍然在進行,「代表這就是永續」。若能夠讓在地人才自陪自用,便有機會長出永續的、互相照顧的系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