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日前於記者會上宣布,審議委員會決議將原定平均電價2.6253元,調漲至2.8458元,漲幅為8.4%,其中,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5%,影響約2.2萬戶,住宅用電1,001度以上,電價將調漲9%,此電價調整將由7月1日開始實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部自2018年4月,將電價調漲3%之後,展開連續4年、共8次的凍漲歷程,蕭代基坦言,這4年多來按照市場的能源成本,無論調降或調漲,都有必要調整電價,在現在這個時機點才調「有點太慢了!」他覺得,每隔半年、一年調漲一次是很正常的,認為政府不應該每次都不敢調,累計起來一次調漲幅度這麼大「對大家來說是震撼式的衝擊!」
蕭代基指出,企業、產業在面臨此次電價漲幅擴大的情形,會有半年至一年的陣痛期,在沒有足夠或多餘的收入下,還要適應電價,即有可能會刪減其他項目的支出,像是原料、生產、採購、銷售以及人力。
他進一步說明,政府一下子漲8.4%,用電大戶甚至調漲15%,「大家如何適應?就是把能源價格轉嫁到其他項目上。」間接導致物價上漲、就業問題增加,甚至有極大的可能造成經濟衰退,應該要每半年逐步調1%、2%,才能在調整之餘,還能有效的縮短產業、企業的陣痛期。
莊孟翰則表示,經濟部考量內需產業受COVID-19疫情衝擊,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6大類產業的高壓用戶電價不調漲,這樣的區隔是很好的,因此認為電價即使會產生連鎖反應,牽動經濟,但也不至於使經濟衰退。
他指出,電價漲幅直接影響的是企業的生產成本,而成本會影響外銷價格,先前疫情延伸出缺工缺料的問題,各界也擔心電價也會造成連鎖反應,這次用電大戶一次調漲電價15%,確實很高,「如果能夠分階段調漲就更好了」,但他明白政府有不得不漲的原因,「總不能讓台電一直虧損下去」。他並表示接下來7月、8月、9月是用電高峰,這3個月要如何度過很重要。